親眼看到我男朋友挽著他新歡的手,在「新光天地」裡試噴香水的那一刻,世界「蹭」的一聲,變得格外面目可憎。……我失戀的味道--前味是花香,後段是草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我指著那一對甜蜜的人破口大罵,是因為他身邊那嬌羞的新歡,竟是從國中起便和我整日廝混四處玩樂的、最好的密友(馮佳琪)。
目前分類:電影心聲 (5)
- Mar 01 Thu 2012 23:22
電影心聲--失戀33天
- Jul 06 Wed 2011 23:33
電影心聲T--he Adjustment Bureau 命運規劃局
- Jun 25 Sat 2011 14:53
Proof / 證據
劇情簡介
2001年普立茲獎最佳舞台劇搬上大銀幕,是百老匯最受歡迎的熱門劇碼之一。曾經合作過《莎翁情史》的葛妮斯派特洛與導演約翰麥登攜手合作將這部舞台劇搬上倫敦劇院舞台獲得好評之後,現在將其改編成電影版,兩人再度合作。葛妮斯派特洛飾演一個無法接受父親死亡事實的絕望女兒,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她的父親,一個備受重病折磨的天才數學教授,傑克蓋倫霍爾飾演追求葛妮斯派特洛的數學怪胎,幫助她面對內心的恐懼以及不安全感。
理智會被精神疾病摧毀,理智也會因為眾人輿論而錯亂。語言的力量是很恐怖的,不僅會扭曲事實,扭曲人心,虛假也變的真實了,黑白分明的也變的霧般灰濛。
女主角凱西的父親在22歲就達到數學的頂峰,發表數篇卓越的數學理論,被譽為天才,但不幸在27歲得到精神疾病,晚年時已經完全發瘋。數學並不是本片的重心,也不精神疾病的故事,我看到的是以「信任」為基礎,加上「言語的渲染力」,如何改變或扭曲人心。信任是一種精神力量的來源,信任自己、信任家人、信任朋友,缺乏信任,一切的人跟人之間連結都會斷裂,甚至自己的靈魂與身體感官分崩離析。
電影是以凱西與父親的靈魂對話開始的,她父親是大學教授,22歲就達到人生頂峰,發表數篇數學理論,被譽為天才,但不幸在27歲時得到精神疾病,晚年時已完全發瘋,每天埋首在書堆寫上十幾個小時的筆記,喃喃自語奇怪數學語言,甚至會赤裸跑到街上等等行為。凱西為了不讓父親被送去精神病院,從大學退學,獨自承擔照顧的責任。凱西承襲了父親的數學天份,天天被父親逼著研究數學,和父親一起做研究,但是多半是附和著父親的精神妄想勉而為之。
面對罹患精神病的父親,身為女兒兼照顧者,與醫療人員不同的是,難免有時候會跟著病患裝瘋賣傻,因為親情使然。漸漸的,真實與瘋狂假像模糊了界線。彼此共同生活五年,吃一樣的東西,做一樣的數學研究,用同一種筆記本,看一樣的電視,互相對話,兩人的靈魂似乎已交互侵蝕且融合。五年下來,凱西活在恐懼和焦慮之中,看著父親的瘋狂狀況,已屆27歲的她是否遺傳一樣的疾病?失落、懷疑、沮喪圍繞著她,她幾乎無法跟外界保持正常接觸。姊姊深信她已有妄想症的傾向,對她的各種行為都抱以懷疑的眼光。
當一本記載著驚人數學理論的筆記本被發現了,一份會會震驚數學界的新發現。但哈里(男主角)和姊姊都不相信那是她的著作。俗話說三人成虎,最後凱西自己也迷惘了,屈服了。
真正的精神病患,不會問自己是否是瘋了,也不會接受治療。但處在正常到瘋狂的中間地帶,人是會有知覺的,還是有分辨、記憶與推理能力。但是眾人口中的猜測與假設逐漸混淆她原本記得的事情。所謂的人言可畏,可以利害到操弄人的理智。
最後凱西選擇相信自己,願意重新為那份筆記本裡的數學論證重新做推論,證明的確是她的發明。唯有透過讓記憶、大腦、心靈重新連結上,她才能讓靈魂回到身體裡,拿回身心的掌控權,不讓她人操弄自己的心智。
- Jun 25 Sat 2011 14:52
王者之聲 king Speech
王者之聲 (King's Speech)
當我
電影簡介: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由擅長歷史劇的導演湯姆霍伯執導,影片步調緩慢,不疾不徐,鋪陳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治療口吃的故事,由於喬治六世從小就自卑,一緊張就會口吃,不少知名醫生都束手無策,透過妻子找到一個演員兼業餘語言矯正治療師,兩人必須先建立友誼,彼此互信,才能開始進行治療。
正專注看王者之聲的同時,在地球的另一端,該電影正在橫掃奧斯卡獎登台。事先只略知簡單的內容,也不知道該片在美國已負盛名,我看的依舊入迷。
對於英國歷史我並不熟悉,片中對此著墨也不多,我看到更多的是一個心靈受創的人與治療師之間的故事。劇中的語言治療師萊恩說:「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是口吃」,他要醫治不是身理問題,而是心靈深處破碎的缺口。心和身體是一種奇妙的抗衡,心靈承受過的創傷,無論自己是否記得或否認,身體卻是忠實紀錄著,並且以某種形式表達出來,宣洩心中無法承受或不想面對的痛苦,口吃只是一種表徵。無關身分貴賤,心靈都一樣需要細心的呵護,一樣會受傷。喬治六世嘗試過許多療法,但每個醫師都束手無策,大多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反而更重挫患者的信心。當他遇見治療師萊恩,兩人展開一段心靈療癒旅程。雖貴為皇室,喬治六世的成長過程飽受折磨,像是被保母偷偷虐待長達三年、被哥哥愛德華(著名的只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溫莎公爵)嘲笑戲弄。令我感受至深的部分,王室成員也只是人,跟普羅大眾一樣,有人性的一面,為情、為愛、為權所困。少了柴米油鹽的憂慮並不會讓他們的金湯匙拿的很穩,他們要擔起國家精神領袖的責任甚或做攸關決定國家命運的決定,不能為所欲為,不能輕易外出,不能偏離既定好的生命形象(當然也有像溫莎公爵、黛安納王妃這樣的異纇)。
喬治六世是典型的苦幹型的人,雖然不善說話,但是他的父親及身邊的政府官員都知道他的優點,比愛德華更適合當國王。片中,他勇於面對應盡的責任對大眾演說、替代生病的父親和不負責任的哥哥執行皇室公務。即使在愛德華為了要取那位離婚二次的女人面臨國會及內閣的挑戰,他依舊盡力捍衛愛德華的權力。明顯如口吃的缺點,卻蓋過了喬治六世的才能,儘管他有著過人的膽識和責任感,但大眾只記得他的口吃。
彷彿一頭不會吼叫的獅子,一身的勇猛膽識被禁錮無法發揮。每當要開口,心靈創傷及自卑感隱隱作祟,讓他無法自由言語。
宮廷鬥爭就像職場一樣,苦幹做事的人未必受到賞識,往往會說話、懂得表達的人更顯突出。並非我認同花言巧語的口舌技巧,否認勤勞的優點。溝通是人類勝過動物的明顯專長之一,我們必須承認表達能力是生活必備的技巧,無論在工作、生活、社會交際與愛人之間,正確傳達心思是門必修課程。不良的溝通往往造成許多無謂的誤會和傷害,把喬治六世當作公司員工的話,他肯定會吃足苦頭,飽受被忽略及溝通失敗的挫折。
任何治療法都一樣,不論是舞蹈、繪畫、唱歌、談話等,要治療的對象是「心」,各種方法都只是媒介為了找到心靈破碎的那一部分。發現內心受傷或不滿足的事實,進而接受及轉化它。當創傷得到適當的照顧,就像血流不止的傷口獲得醫療開始痊癒。當受傷的部分可以正常運作了,彷彿一座斷掉的橋樑接通了,才華和能力行程完整的圓,可以發揮最大的效能。
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存在者某種問題,也不知道心靈是最終的依歸,不管是古世紀到今日,亞洲人對精神治療是比較保守的,不知道被社會、媒體、親友灌輸多少部適合自己的觀念,卻以為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最終在痛苦之中度過人生。
- Jun 24 Fri 2011 12:10
電影心聲-別讓我走
Never Let Me Go 2011/2/19
「Never Let Me Go」是最近熱門的小說,在書店裡強力促銷著,小說大意是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所有的嚴重疾病都可治癒,各種器官也可以移植,所以人均壽命達到了百歲,但也因此需要龐大的器官捐贈者,社會創造了一批複製人專門用來做器官捐贈,他們是活體零件,當年紀成熟的時候就必須捐獻器官。在故事裡,他們不被定義是「人」,儘管他們擁有一切人類的能力,生下來注定只有一個使命—保持身體健康以準備成熟後捐贈器官。他們更像是被圈養的動物,集中在特殊學校控管,他們生命很短暫,在3-4次的捐贈之後生命就會終結,也就是所謂的「任務終了」。
人的定義是什麼?在於有思想還是有人體型態?在這個故事理,只有人類生下來的才是『人』,複製人即使有一切跟人類一樣的能力—具備思考能力、能讀書、有夢想和慾望、能創作…,然而一切都無法改變他們的命運。原本我只當它作一個特殊題材的電影,看完心中卻充滿空洞和感嘆。
電影最後一幕,女主角終於還是收到了器官移植的通知書,凝視夕陽落下的遠方,心想:「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y life and those people whom we saved? 」
換個概念,如果製造複製人是基於某種目的,滿足社會期望,那麼依循社會期望而運作的云云大眾人生,是不是自己也在無意識在進行某種「複製的人生」? 利用自己的身體,複製父母的期望、跟隨社會的目標,根本過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或著根本沒有認識自己是誰?
在我們出生下來,還沒來的及認識自己,建立「我應該是誰?」「我喜歡什麼?」「我要過一個怎樣的人生」等基本概念,通常就是依靠家庭和社會教育型塑出一個樣子,而不是我們原本應該長成的樣子。一部分的人,跟隨著家庭舖好的路成長;一部分的人昰完成父母未竟的人生志願;一部分的人則是選擇社會最熱門的學系或行業。認為五子登科才是一個圓滿的人生。
我從來沒懷疑過是否,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能嗎? 儘管我沒有完全依照父母的願望去當老師或從商,但內心總有些遺憾,想從自己工作領域裡發揮的更好,作為另一種補償。當父母說他們期望我們怎麼盡孝,期望希望我們完成的事情,拿別人家孩子的成就事蹟暗示著,讓我覺得我做的還不夠,焦慮感總是在心中不斷累積。每天生活就是忙著追逐這些「他們」的目標,沒有發現我只是過著複製般的人生。只是我捐出的不是器官,而是靈魂和人生。
|
如果這個社會文化不適合我,那麼我還有其他選擇嗎?在經歷過一個人去過義大利和希臘旅行之後,答案是肯定的。在這個大世界裡,數不清各種國家、種族和次文化,充滿著你我都無法想像的生活方式、思考模式、享受人生的態度,對我的刺激僅次於伽利略認為地球是圓的。我才發現,我的人生被整個社會和父母箝制著,就像複製人一樣,過著被框住的人生,走用白線劃好的道路,隱約知道不快樂卻以為努力不夠。我只是一個使命的延續,我不是自己。
說的更諷刺些,整個政府就是一個母體,它現在需要龐大的人口來支付未來的負債和老人年金,所以不斷鼓勵大家生育,區區的幾萬元獎金,就能打發扶養孩子的重責大任嗎? 整個社會告訴我們如何生活嗎? 如何快樂嗎? 「敗犬」「干物女」「高齡產婦的危險性」….等壓在女性肩膀上的負擔,女性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值得驕傲的特質嗎? 我們不是生育的機器人,孩子也不是為了承擔社會義務出生的複製人。